DAY2回顾:文学与摄影于影像的赋能

时间:2023-10-10 15:01:43阅读:41421
用短片开启影像的无限可能,10月6日,由北京塑三文化创意园主办、后浪电影承办的青年创意短片交流展进入活动第二天。海内外诸多优秀的短片作品于上午10:30至12:00、中午13:30至14:30、下午1
  • 宇宙探索编辑部
  • 科幻
  • 杨皓宇 艾丽娅 蒋奇明 王一通 盛晨晨 郭帆
DAY2回顾:文学与摄影于影像的赋能
DAY2回顾:文学与摄影于影像的赋能
7/12

用短片开启影像的无限可能,10月6日,由北京塑三文化创意园主办、后浪电影承办的青年创意短片交流展进入活动第二天。

海内外诸多优秀的短片作品于上午10:30至12:00、中午13:30至14:30、下午15:00至16:00三个时间段,举办三场集中展映活动,创作者与观众们在北京初秋的阳光中将想象、朝气与潜力在此处光影交汇,电影的意义散射至园区的每个角落,碰撞并迸发出无限可能,大家相聚于此,满怀期待奔赴银幕的未来。

大咖嘉宾也如约而至抵达现场,分享自己对于短片创作的可操作建议,助力创作者们更加顺畅地抵达观众。

再次感谢北京塑三文化创意园、在三生活艺术家和探月学院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让我们得以在充满艺术气质的空间里共写影像之梦,于影像之海打捞光影碎片。

15:00-16:00,由知名媒体人郑照君主持的大咖分享专场“文学作品影像化的关键”迎来了梅峰老师,场地座无虚席。

主持人郑照君介绍道,我们现在的电影会越来越缺少文学性的一个关键点,可能导致我们的电影现在变得越来越不好看了。从这个切口出发,可以探讨出很多不同的空间。因此,今天我们特别邀请到梅峰老师和我们一起来聊一聊他关于此主题在创作过程当中的一些感悟。

梅峰分享,电影中的文学性是一个有点历史的话题,它直接就涉及了电影和文学的关系。

说到文学性,好像我们会非常自然地把一个从文学作品改编到电影,从这个角度来理解文学性。当我们看到电影创作当中把这些作品改编成电影的形式,再和观众去交流,某种程度上在放大文学作品本身的影响性,这是泛泛的层面。

另一个角度是,我们强调的文学性,电影虽然是一个视听媒介,但是电影的第一步是从剧本开始,从讲故事开始,所谓电影性是一个视听的东西,好像给我们足够可信的视觉现实或者足够生动的声音就会让我们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但是我们说到视听的时候,还是要强调故事片。叙事电影是商业市场的主流形态。

梅峰认为,电影现在作为工业形态、大众文化已经有比较成熟的市场,比如好莱坞电影市场、几十年前的香港电影市场。电影就是通俗文化,它不是那么学院派或抽象地把文学性拎出来一个概念说。

比如,香港 90 年代类型片繁荣时期的电影的文学性,恰恰是在那个时代以如此多样的类型、多元的形态、多样的风格呈现出来。那些今天已经如雷贯耳的大导演的名字,在那个时代一个个成为特别强烈的带有作者痕迹的导演。电影一路走来,我们能看到的事实是,还是如何把一个故事用独特的自己的方式非常好地讲出来,其实就是剧本的工作。

不管是商业的还是偏作者的、偏个人的,前提都是要拿一个剧本的文本去跟别人去交流。今天用流行的说是“共情”。这跟我们选择题材,或者说拿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去跟想象当中的观众去交流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前提,而这个前提还是偏偏重于技巧的训练。

电影已经发展了 100 多年了。电影作为一个叙事形态,恰恰可能是从 1920 年代末才稳定下来的,1927 年声音出现,这么漫长的时间电影已经穷尽了,或者说,我们看到它在尝试穷尽各种可能性,包括类型,就是在拓展我们对于讲述故事的固定模式的一种感受,比如说我们中国人我们自己最熟悉的类型是功夫片。且不说我们是不是对西部偏熟悉,或者是对歌舞偏熟悉,起码我们中国文化电影走到今天,那我们中国文化本土的、原生的、我们特别熟悉的类型片就是功夫片。但我们所熟悉的正是视觉,像李小龙、成龙、李连杰,只要他们往那一站,这就是个功夫片,但是在这个我们认可了他的模式之后,那观众去做的选择是什么?观众做的选择一定是——故事要好看。

怎么样理解我们生命体验里面的那个独特的部分,你赋予它的形式是小说还是电影,甚至写剧本,你说你也不知道那个剧本的标准格式是什么,但是也起码会写叙事体的。那就按小说的格式去写,并且想,虽然我是按小说的格式写的,但是我会把它变成电影音像画一场一场地拍出来。最珍贵的是那个独特性的东西。

梅峰还说,任何艺术都是从模仿开始。最有说服力的就是美术,熟悉了美术史上的所有作品后,你会开始研究和临摹。所以我们也需要打开眼界,看看别人在做什么。自己进入创作,特别是短片创作的时候,恐怕就要在风格调性上模仿谁。因为进入这个行业,你一定是因为喜欢某些导演,喜欢某些作品,你才对电影有这样的一个热情。肯定是电影在我们生活人生的某些阶段如此深刻的影响和改变了我们。梅峰还拿孔大山导演的《宇宙探索编辑部》举例,说明了风格独特的重要性。

他总结道,最近这些年从海外学电影留学回来的为数众多,会经常在电影节看到这些年轻人的身影,他们基本是以短片的格式来作为自己的职业生涯的起步。环境是环境的问题,市场是市场的问题,但是自己只要有这样的机会,从创作一个小的超短片开始,在这个过程里面找到志同道合的那些伙伴们,因为拍电影是一个特别痛苦的、充满挑战的行业。痛苦还不只是在这个创作的过程当中,现实的生存压力也是非常的大的,包括电影院的这些观众的口味的变化,然后市场选择的变化,究竟是商业还是作者性的这种创作,其实最终还是创作者自己要清楚自己想要走哪一条路,再回到文学性本身。

大咖分享专场的第二场由后浪电影记者飞檐主持,穆德远老师作为嘉宾为现场观众带来:“极处入眼”——短片摄影的养成与创造思考为主题的分享。

穆德远谈到他对电影的看法,电影不是一门高深的艺术,而是一种职业和生活方式。

创作者需要跟观众产生更好的一个交流,别自己拍东西就觉得自己是艺术家,实际让别人看不懂。如果固步自封,看不起别人,看不起观众,就是看不起自己。

如果别人说不艺术就冒充艺术家,拍看不懂的东西,用接地气的感觉,把一些哲学概念非要变成影像,就相当于抬着柜子到处找,哪儿都去不了了,因为这个柜子是一个看起来美好,实际上没用的东西。只有所有的哲学思想和人类共通的生活体验就体现在一个片子里,它才能经者不衰,让人这么多年过去了还记忆犹新。

穆德远认为,影像风格是一系列的视觉惯例,当这些视觉惯例被观众所接受的时候,影像风格自然产生。比如很多都是广角镜头拍的,健康的,晃晃悠悠的。形成视觉惯例的影片有的是经典的光线。

比如之前我们总说,要用伦布朗光线做古典主义的视觉惯例,而有的影片全是像拍的纪录片一样。

视觉惯例、影像风格是这么产生的。影像风格是我们共同认可的一个视觉惯例。如果创造出一个惯例,你认为特别棒,但观众谁也没看出来。那它存在吗?它就不存在。它必须在接受的层面上去体验。

关于如何形成视觉惯例,穆德远补充道,首先要把剧作吃得特别透之后找到一种影像,恰恰能表现这个剧作的精神与灵魂。脑子里有自己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跟现实、跟人长大后之间的关系,把它串起来,需要的是一种情感,一种情绪,一种影像的魅力,这其实是高于本身的剧作魅力,所以影像特别重要。

在穆德远看来,短片跟长片的很大的一个区别是,百分之九十的长片是我们要在电影院看的,黑屋子灯一关,人会特别集中地去看,但今天的短片不是都有机会在这个影厅当中跟大家交流的。主要的播放渠道是手机和电脑,而不是大银幕。所以如果不好的话,观众可能会扭头就走,10 秒钟就不耐烦了,划走再换下一个。

如果要看下去,通常有这么几点会吸引你:影片题目、演员、海报、造型、影片类型,这几点属于影像的实质魅力,只有在这几点上高度抓住你,突然间给你极大的一个关注度,你才能在手机、电脑上停留得下来。今天我们观察短片的一种重要方式就是,知道自己的影片最后是在哪里放,会影响整个技术流程。比如知道最后调色是要在大银幕上去放的,肯定要放到大银幕上调色了,而不是在小的屏幕上去调,比如参考大银幕去调色,然后用dcp打包放映,才能保证放映时和调色时是一样的效果。

穆德远谈到,摄影是个对技术要求很严格的事,也是一种能力,所有的想法都在于你能力有多强,或者说你想创造一个什么样的风格、什么样的画面,想要实现它必须有具体的方法,必须有能力。其实电影摄影师最大的能力是创造,而不是简单的捕捉。

一个好的图片摄影师可能为了拍一张好图片,只要等一个特别好的天气,一束光从云海出来,通过等待和捕捉。再解决一个构图问题,其实基本就可以拍出很好的一张图片。但电影摄影师不是,电影摄影师大部分是创造光线,外部的阳光也好,物理的光线也好,全是灯打的。摄影师用灯光创造了一个想象中的世界,这是能力,如果你不具备这个能力,一切想象都将会特别受到限制。

一切的深入都离不开技巧。首先是训练光线,即制作光的能力;然后是对光学镜头的熟悉,比如一个长焦和广角的透视区别很不一样;第三就是运动,包括摄影机的运动和演员的调动,摄影师必须掌握运动的方式、运动的节奏、运动与人之间的关系、运动与剧情之间的关系,而运动当中你的构图、你的光线、你的光学镜头的变化又含在里面。所以最后我们说到的是构图,构图是综合的视觉感受。所以,这四样就是最大的基本功。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